改革开放40年:从“一斗粮”到“万国宴” 填饱变吃好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01-20 分类:

【侨报网综合讯】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吃饭问题,却需要“革命”。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如今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食物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40年生活的巨大改变。40年来,中国老百姓感受最真切的就是菜篮子、米袋子。要提高生活水平,必须先从饮食开始……

凭票吃饭的时代:粮票不够醋来凑 一屉馒头全家让

昔日金贵的白面馒头如今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主食,吃一顿“洋快餐”也由曾经的“奢侈消费”变成日常消费,更多中餐企业出海捞金……改革开放40年来,餐桌上的变化浸透着民众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记录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见证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变化。

《内蒙古日报》报道,上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政策,每个家庭的粮食等生活物资都要凭票供应,一旦规划不好,是要挨饿的。“现在的‘90后’‘00后’估计都不知道粮票为何物,上世纪70年代,由于粮食短缺,一日三餐都要凭粮票购买。”今年54岁的邢丽云回忆起儿时的生活说,在那个计划经济时期,赶上收成好的时候,每家每人一年能分得360斤口粮,口粮中有白面有粗粮,是按照比例分配的,有时还会调剂一些小杂粮,男丁多的人家根本吃不饱。

邢丽云13岁就学会了做饭,规划一家人吃喝是她每天最犯愁的事。“口粮少,早上熬粥,添5瓢水,抓一撮米,典型的‘瞪眼米汤’(喝到碗底才看见一点米),为了让粥看着有分量,就在快出锅时洒点莜面,像勾芡一样。为调剂餐桌,春夏她会和小伙伴爬到树上摘榆钱,跑到后山挖野菜。因常吃苦菜,有一段时间牙齿特别黑,但那时候根本顾不上这些,以填饱肚子为原则。

《北京晚报》报道,今年75岁的孟宪起1979年在北京读研究生。据老人回忆,一天上午他和同学结伴外出购物、寄东西,办完事已过了学校开饭的时间。俩人寻了半天找到西四一家刀削面馆,一掏兜俩人只有半斤粮票,只够买一碗,只能俩人分着吃,一人二两半,不够吃怎么办,孟宪起看到了桌子上不要钱的醋,“面不够,醋来凑”,每人猛倒了小半碗,酸得直翻白眼,“现在路过西四,胃里还反酸水呢”。

1985年,那时仍是凭粮本按月去买粮,孟宪起家的定量是110多斤,两个儿子一个上六年级、一个上三年级,都是能吃长身体的时候,每个月家里的粮食都不够吃,一到月底就犯愁,不得不找亲戚朋友借。

110多斤定量中细粮也就是白面和大米只占20%,剩下的是玉米面。做饭时,老伴蒸一屉馒头,一屉窝头,一屉馒头就给爷儿仨平分了,自己一个也不吃。每到这时候,孟宪起就拿出自己分的馒头匀给老伴一个,孩子们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拿出一个给妈妈。每当回忆起这些老人就觉得难受。

“鱼市”开放促价改:40年增700倍 中国餐饮业规模4万亿

广东是“鱼米之乡”。巧合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发生在广东的一场变革就跟“鱼”有关。这场变革来自鲜活鱼的自由交易。

广州《南方》杂志报道,计划经济年代,广东却经历着“吃鱼难”的困境。时任广州市水产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尹春晏回忆,当时一个月每人二两鱼票。“一家五口人,清早起床带一个小板凳去排队买鱼。买到了,5个人这一个月就能吃一斤鱼;买不到,这个月就没有鱼吃。”

1978年年底,全国第一个可以自由贸易、自由议价的国营河鲜货栈在广州芳村开业。随后,这里又办起了咸鱼海味货栈、塘鱼货栈和海鲜货栈。货栈的开业,意味着计划外的河鲜海鲜可以在这里自由贸易。鱼货进城,随行就市,议价成交,这一改变,迈开了农副产品放开价格的第一步。虽然当时计划内的水产仍要按定价挂牌交易,但这个看似不够大的变化,一下子激活了鱼市场。很快,河鲜杂鱼从10多个品种增加到上百个,广州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功解决吃鱼难的大城市。

鱼价的放开,为广东的价格改革打响了第一炮。上世纪90年代,广东的价格改革深入到粮食价格改革。1990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粮票在全中国范围内成为历史。粮票的取消,表明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内蒙古日报》报道,粮票取消后,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一日三餐已不再像过去那么单调,几乎每天都有一两个荤菜。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有了“下馆子”之说。谁家来亲戚了,或者朋友聚会,办红白喜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上几桌。

46岁的云姝融至今记得第一次下馆子的情景。“有个同学请客吃饭,点了鱼香肉丝、过油肉、干炸里嵴,每道菜也就两三块钱。大家聊什么全忘了,只记得菜的味道非常好,夹起这个又想吃那个。”上世纪90年代初,她刚参加工作,做销售员,每月工资才200元,下馆子对她来说是极为奢侈的事情。

90年代后期,中国餐饮业迎来蓬勃发展,人们对吃也越来越讲究,鲍鱼、海参、甲鱼开始出现在人们餐桌上,主打生猛海鲜的粤菜在这一时期尤为流行。再往后,川菜、徽菜、鲁菜、杭帮菜等各大菜系抢滩呼和浩特,受到食客们的追捧。

《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餐饮业营收从开放初期的54.8亿元(人民币,下同)跨入现在的4万亿元时代,增幅超过700倍。

餐桌上的“进出口”:美式炸鸡入华 北京烤鸭来美

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蓬勃发展的中餐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国烤肉等纷纷进驻,中国人不出国门已能吃遍世界。

《北京晚报》报道,1987年11月12日,肯德基中国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1号开业,这也是进入中国的第一家外资餐饮,开业那天吸引了无数尝鲜儿的顾客,“都从门口排到前门大街的另一头了。”据肯德基一位老员工回忆,“人们都好奇肯德基卖的炸鸡是什么样子,很多人拿着锅来装,也有人觉得吃鸡是论只买,所以会说:‘给我两只肯德基……’”

在当时,肯德基的一块原味鸡售价2.5元(人民币,下同)、一份套餐7.8元,而1987年中国普通干部的月收入也不过100元左右。那个年代,吃一顿肯德基算是高消费了,一般的家庭会给孩子点一份套餐,孩子吃完还剩一点小骨头家长也要嘬一嘬,还有新人把婚礼地点选在了肯德基。据悉,当年前门店最高单日营业额高达16万元,创了肯德基当时的世界纪录。

继肯德基落户北京后,1990年,麦当劳也在深圳开店,必胜客、星巴克、吉野家等也相继涌入中国市场。这些国际品牌洋餐饮不仅丰富了餐饮市场,也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的饮食文化。

中新经纬客户端报道,时至今日,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麦当劳等“洋快餐”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陪伴。2005年,麦当劳在中国的经营模式开始向全天候转变,24小时全天候营业的餐厅越来越多。深夜的麦当劳不是一家快餐店,它记录了太多旅人、加班和赶作业的人的悲欢离合,零点后的麦当劳成为很多人的归宿。

此外,不再是“奢侈品”的“洋快餐”在近年来走上了升级发展之路。2013年开始,麦当劳开始尝试推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新产品,比如油条、麦鲜粥、金馒头、麦趣饭、麦饭卷等。

与此同时,作为美食大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餐也一直在努力走出国门。2018中国餐饮高端峰会公布数据称,当前海外中餐厅数已超过60万家。随着“中国味道”在“洋粉丝”中愈发叫座叫好。全聚德、眉州东坡、海底捞、花家怡园、大董等领军餐饮企业均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纽约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餐已经成为海外受访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在哈佛校园附近,“baobao”包子店、香港楼、焱(Flame)、南北家园等中餐馆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中餐是广受当地学生欢迎的餐饮形式。而在号称世界之都的纽约,中餐馆也随处可见。尤其是在曼哈顿,有已经有一些非常符合中国本土口味的餐馆出现。不过,考虑到接受度,美国的中餐馆大多会针对当地人的口味做出调整,比如多油炸、偏甜、少辣等,还出现了“左宗棠鸡”这样的美式中餐。

舌尖的价值安全:饮食观念转向低碳健康 动动手指海内外美食送到家

进入21世纪,中国人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而不是价格上,大家的饮食观念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追求更加精细化。现在,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内蒙古日报》报道,在呼和浩特保全庄、美通等蔬菜肉食批发市场,羊肉有苏尼特右旗草原羊与本土羊肉之别,鸡蛋有农村鸡蛋和普通鸡蛋之别,消失已久的高粱面、二莜面、玉米面等粗粮再度回归餐桌。过去上不了台面的农副产品,如今却成了菜市场里的香饽饽。“以前人们吃的都是粗粮,身体没啥大毛病,如今吃得好了,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各种富贵病就来了。”正在购买黑豆的65岁的市民宋兰兰说。

内蒙古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会长牛银祥表示,随着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老百姓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饮食观念也逐渐转向低碳健康,追求低油脂、低盐、低碳水化合物、低热量,吃已经不尽是“果腹其饱”,而是对“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地沟油”“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爆发,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据中国商务部监测,今年春节期间,有机杂粮、绿色蔬菜、时令水果、保健品礼盒等绿色健康类食品销售红火,部分地区企业有机食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0%。

2015年4月,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表决通过,被称为“史上最严”。这是该法自2009年实施以来,中国立法机构对这一民生立法的重要修改。经过三次审议,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将对食品安全相关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

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人的饮食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下馆子突出一个“下”字,如今下馆子,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扫个码,天南地北、海内外的各种美食就送到了家。

回眸:20年增15倍 中国成最大进口食品消费国

2018年11月7日,林芮在进博会的展馆里找寻着机会,她是一名进口食品代理商。

17年前的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开启了全球化进程。第二年,刚在上海大学毕业的林芮踏入进出口贸易行业,开始代理销售外国食品和农产品。“最初几年,进口食品以欧美产品里包装漂亮的巧克力、咖啡和甜点居多,很多人买来当礼物,真正自己消费的并不多。他们不在乎巧克力的口味,也未必喜欢喝咖啡,买来送礼只是因为看起来高端和新奇。”她回忆说。

“入世”后,中国贸易便利化措施不断完善,进口关税下调步伐越来越快,进口食品以更低的价格出现在超市货架上。“欧美奶酪、黄油、意大利面、红酒及日韩零食进入中国市场,很多人买来自己消费,但仍处于尝试阶段。”林芮说。

近10年,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口食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代理公司网点也从北上广深拓展到三四线城市。

林芮记得,同样一盒500克的意大利面,2009年卖15元,到现在仍然卖15元。而她的收入,却从不到4000元涨到现在的上万元。

人们的消费观念伴随收入提升发生变化,在营销中与健康、营养相关的进口食品越来越受欢迎,西班牙橄榄油、墨西哥黄油果、挪威三文鱼开始被更多的人提起。

与此同时,中国进口食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食品金额达616.5亿美元,20年来增长了15.2倍。中国已成为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