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德国仓储式零售批发商麦德龙(Metro AG)已启动出售旗下中国业务的进程,邀请买家出价,估值可能在15至20亿美元。
与多家中国企业进行洽商
据金融界网站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麦德龙计划出售旗下中国业务的多数股权。麦德龙在中国拥有95家店面,并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拥有不动产资产。
此举是麦德龙全球重组计划中的一部分。中国批发与零售业正在受到电者的冲击。
综合路透社、彭博社报道,两名消息人士称,麦德龙的中国业务估值也可能高达30亿美元。潜在买家包括苏宁控股、物美和永辉超市。此外,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和贝恩资本(Bain Capital)等私募股权公司也在研究潜在交易。
麦德龙在德国的一位发言人称,该公司在与潜在伙伴就中国业务的未来发展进行洽商,但对与潜在伙伴的交流细节或出售进程不予置评。
事实上,麦德龙中国从2018年开始已经多次陷入出售传闻。今年2月14日,据路透社报道,阿里巴巴集团正在与德国麦德龙公司(Metro)展开谈判,有意收购其中国业务的一部分股权。往前追溯,2018年下半年,腾讯、复星也都被传出就中国业务出售事宜与麦德龙有过洽谈。
总裁“画像”阿里似乎全具备
在多位市场人士看来,麦德龙似乎最理想的合作伙伴是中国电商企业阿里巴巴。
北京《中国经营报》报道,资深零售专家、《灵兽》创始人陈岳峰表示,麦德龙中国区总裁康德曾透露麦德龙理想的合作伙伴的“画像”:一是可以让麦德龙更接近客户;二是可以在数字化方面帮助麦德龙快速提升;三是可以帮助麦德龙获得更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改善供应链。在陈岳峰看来,这三点基因,阿里似乎全部具备。
“而对于阿里来说,麦德龙从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就采取会员制,有完整的22年的客户数据,是少数直接拥有完整的会员数据和会员体系的实体零售企业。对阿里新零售推进来讲,也是具有一定价值的。”陈岳峰表示。
零售业咨询人士、《新零售内参》创始人云阳子则表示:“麦德龙的门店资源虽然少,但一般都设立在新开发区周边,提前占定了消费市场,对阿里来说是一种吸引;同时麦德龙拥有10余年的商品及供应链管理经验,丰富的进口资源也与阿里巴巴跨境供应链平台相得益彰。”
不少非中国超市出现“关门潮”
近几年来,横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沃尔玛等超市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很是尴尬,不少的非中国超市出现了“关门潮”,包括乐天玛特、梅西百货、玛莎百货等不少外资零售商,也纷纷上演了“大撤离”。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分析认为,不少外资企业在面对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时,没有做到差异化,甚至没有完全融入中国市场。过度追求模式化,保持“千店一面”,像梅西百货、玛莎百货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上海尚益咨询公司总经理胡春才表示,在电商平台崛起之时,很多零售企业便没有抓住时机,受到冲击;而在电商红利见底,线上线下开始融合发展之时,许多外资零售商并没有保持市场变化的敏感性,错失了发展机遇,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而另一方面,沃尔玛、卜蜂莲花、罗森等外资零售商,仍在持续扩张之中。
云阳子认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没有撤离的外资零售企业,基本上都选择了一定的合作伙伴。
事实上,除“大撤退”的外资零售企业之外,其他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基本上都寻找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沃尔玛、家乐福加入腾讯系,欧尚牵手阿里系,最终融入了互联网巨头的新零售版图当中。